她们三人之间的实力相当,互有胜负,这很正常。失利者並不是你所说的"总是莎莎"!观球人的眼光不能定格在某一阶段的胜负就下结论。今天这㘯球是她输了,说不定明天再踫上,她就赢了。
有几点:第一莎莎没有教练帮助她坚定信心,分析对方的心态起伏过程,心里和技术的死点在哪,并制定相对应的技战术。第二,莎莎还小,对内战莎莎的胜负企图心不大。这正是她圈粉无数的原因。对外放开杀戒,内外有别。第三莎莎的个矮,胳膊和腿比陈梦王曼昱都短一些。造成护台能力相对差一点。如果莎莎大一点,有想法了,这些问题就不出再来。高手对决打的不是技战术和天份。是心理和心理加上坚毅。你看邓亚萍和张怡宁,好多对手是被她们犀利的眼光震慑住了,然后认定自己打不过她们,输球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。抵抗一下或者抵抗到最后累了放弃了。
看似水平相当,但孙颖莎与陈梦相比,没有陈梦防守好,基本功也没有陈梦厚实,相持中打***对手;与王曼昱相比,正手虽然好点,但反手明显弱于对手。陈梦王曼昱远台都比莎莎强,且比赛的韧劲更足,渴望胜利的意志更坚定。
我认为孙颖莎输在气势上,或者说是心理因素所致。面对陈梦、王曼昱两位师姐总是有点手软,这既是自己总是觉得年龄小,更是性格使然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这个只能是孙颖莎自己知道,就是在孙颖莎的心里,陈梦和王曼昱一直是她的偶像。如果这种心理不改变,孙颖莎就很难超越自己!这个问题还需要孙颖莎的主管教练在关注技战术环节的同时,给予重点关注,多启发、多疏导。孙颖莎自己也要在这方面主动配合教练的疏导工作,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,逐步增强自信心和战胜一切对手的勇气。希望孙颖莎尽快成熟起来,取得更好的成绩,为国争光!
很多球迷也都认为,孙颖莎、王曼昱、陈梦三个人实力在伯仲之间,为何输球的总是莎莎呢?其实,归结起来就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,看看是否与你的观点相同:
正是水平在伯仲之间,所以有主管教练,与没有主管教练进步程度还是相差挺大的。有主管教练一个是可以为你弥补短板,像马琳为陈梦增加了前三板技术;另一个教练也可以帮你来研究对手,从而在队友中脱颖而出。
1.马琳专心培养陈梦,肖战紧盯王曼昱。马琳没有实现大满贯的梦想,于是他把成就大满贯的愿望就放在了刘诗雯、陈梦身上。刘诗雯在2019年拿到世乒赛女单冠军后,由于肘部接受手术治疗,大满贯也提前破裂。小枣手术后遭遇长达一年多的伤病期之后,马琳对陈梦也就几乎成了“一对一”教学了。肖战手下就王曼昱、齐菲两个***。为了帮助王曼昱在大赛上取得突破,就是在全运会期间,本该由地方队教练来督促指导,肖战也跑到黑龙江去亲自来指导王曼昱。对于齐菲肖战并没有下这么大的力气。本身“梦莎曼”实力接近,但陈梦、王曼昱在享受“一对一”训练的时候,孙颖莎却遭遇了黄海诚离队,与陈玘合作不顺的情况,最后还请来了她的省队教练杨广弟。
超过3个月以上的散养期,这对于莎莎被陈梦、王曼昱拉开距离是至为关键的。邓亚萍说,一天不练对手你自己知道,两天不练队友知道。莎莎散养式的训练,与陈梦、王曼昱有专门的教练来一对一指导,并在赛后还有人为你针对性地总结,这个差别是相当大的。能在散养的情况下,孙颖莎在世乒赛、世界杯总决赛还能在拿到混双、女双冠军的同时,杀入女单决赛这就很不容易了。试想一下,如果让陈梦、王曼昱散养,而孙颖莎是“一对一”训练待遇,以莎莎的悟性,她的大赛单打会是现在这个成绩吗?
如果让28岁的陈梦在大赛中身兼混双、女双、女单三项,且面临一天三赛的情况,她拼完这些项目再来与莎莎对阵单打,陈梦还能夺冠吗?相反,正是刘国梁为陈梦解除了所有兼项的麻烦,把这些一姐该干的活,全部分给了孙颖莎。谁敢说身兼三项作战,对女单没有一点影响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