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谢邀请。首先,你的分析非常透彻,数据也挺详细的,说明是老球迷、真感情。其次,从2010年的顶峰开始,特别是近三年,传控打法确实是风光不再,从西班牙和巴萨的成绩也可看出,所以我基本认同你的观点。另有几点看法:1、你举例说的那么多输球的队都控球率很高,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,因不少场次是由于比分落后才造成输球一方围攻,另一方以反击和破坏为主,控球率自然明显倾斜。2、近十年来,随着西班牙、巴萨以及瓜迪奥拉的辉煌成就,全世界都在研究应对传控打法的办法,很多高水平防守队员也在实战中不断进步,涌现出一批防反的顶级高手,皇马和BBC就不说了,马竞、利物浦就是杰出代表。所以传控打法没落在于继承中没有发展,既有对手因素也有自身因素。3、正如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,西、葡、阿虽然都是技术型传控打法,但情况各异。葡萄牙是青黄不接,靠C罗一个扛着,注定是支二流球队,欧洲杯连平夺冠用光了所有的力气和运气。阿根廷是人为因素,足协人穷言轻/教练缺乏威信(且性格冲动)/球星拉帮结派/梅西不堪重压。最可惜的是西班牙:临阵换帅/队伍老化/缺乏变化。现在的西班牙队,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在眼花撩乱地传几十次后突然直塞或加速,或射门或再横敲的能力,前面勉強放个科斯塔当支点。说句脸皮厚点的话,本人赛前估计此战会用罗德里戈或阿斯帕斯首发,因为科斯塔的技战术风格与传控打法是不匹配的,而他的身体扛得了年迈的佩佩、丰特,扛不住战斗民族的高大小伙们。事实证明,西班牙打的最好离进球最近的时间段就是科斯塔下场以后。4、同样传控打法的克罗地亚这一场表现也不好,把一。场应该赢面七八成的球拖成了五五开,侥幸过关。希望他们吸取西班牙教训,争取进决赛。因为,我太喜欢魔笛了。呵呵
德国和西班牙相继出局,传控足球是不是要没落了?其实传控足球没有没落,没落的是固执和没有变化。
西班牙是2008、2010、2012三届大赛的统治者,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王朝,但他们也是2014世界杯的失败者,渴望在本届俄罗斯世界杯卷土重来。本场比赛西班牙传球次数超1100次创新纪录,但也可以看出他们不愿意舍弃掉让自己成功、也让自己失败的踢法,然而球迷们也会愈来愈发现,无效的传控似乎有些不对味道,昏昏欲睡的节奏让人充满怀疑,哪怕是伊涅斯塔——那个黄金时代的人物上场之后,西班牙人才开始踢出了一点本该有的朝气,在那之前,更是陷入了一种为了传球而传球的死循环当中。
以伊斯科为例,他的脚下技术确实非常出色,这让他能够在中后场从容的面对对手的围抢,并通过绵密的触球和脚下衔接来摆脱对手。但伊斯科缺乏速度和爆发力,这让他的脚下技术来到前场后大打折扣。没有身体素质相结合的技术,是无法在前场撕裂对手的防线的。
这也是整支西班牙的缩影——他们非常缺乏速度、爆发力、力量、体格这样能够打破局面的硬指标。的确,西班牙人的技术非常出色,控球在脚时,俄罗斯球员就是跑到力竭也很难从他们的脚下断下皮球。耶罗选择了让阿森西奥首发,但阿森西奥在场上的角色,却仅仅是扮演参与中后场倒脚的出球点和接应点,而非他擅长的突击点。最终,阿森西奥直到下场,只完成了可怜的1次射门。
传控足球没有死。死去的,只是一成不变的节奏与章法,只是裹足不前的傲慢,只是逐渐沉重的步伐。这似乎与数天前德国队的出局如出一辙,不同的只是,西班牙人已经第二次倒在了自设的圈套当中了。
不能因为一场比赛就说延续了多年的足球打法开始没落,但一些世界强队屡次在场面占优的情况下被淘汰出局,确实值得深思。传控足球的魅力尚在,但实用性貌似越来越低。
如果说德国输给韩国是自己的失误,阿根廷输给法国是实力不济,那么西班牙输给俄罗斯就是传控足球的耻辱。整场比赛,西班牙延续顶级传控足球风格,共传球1114次,一举打破世界杯历史纪录。接近八成的控球率,几乎是自己的攻防演练。然而球队还是输球,原因何在?难道传控足球真的在慢慢消亡?
其实不然。本场比赛西班牙输球完全是咎由自取,如果把本场西班牙还成巴萨或者皇马,那么球队说不定早就取得了胜利。
第一,西班牙缺攻坚手。
小组赛期间,凭借着科斯塔的进球,西班牙夺得小组第一。但是看看球队的进攻,三场比赛打进6球,其中1球还是有别人帮忙。也就是说,西班牙小组赛一共打进5球,其中3球都是一个人打进。一***斯塔被盯住,西班牙的进攻就无法施展。本场比赛也是,西班牙是进球了,但那是俄罗斯人的乌龙球。
第二,中场厚度已经退化。
耶罗临时变阵,将阿森西奥提上首发,但是这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,就算他后来换上小白,也没有让球队展现出应有的水准。哈维退役,小白老去,布教授渐渐不灵光,西班牙的中场已经比不上从前。他们控制着球,但是皮球会很难洞穿俄罗斯的防线。俄罗斯站位有序,奔跑拼命,有时候甚至不惜犯规,他们打出了另类铁桶阵。